2025/10/27
浏览量:75
2025国际海运货物规则更新:筑牢航运安全与合规双重防线
2025年9月28日,《国务院关于修改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〉的决定》正式公布施行,以国务院令第817号的权威姿态划定行业新基准。与此同时,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同步调整MSDS审核流程,将危险品鉴别责任明确移交托运人。两场变革如同一对精密齿轮,共同驱动国际海运货物规则进入权责清晰化、操作规范化的新阶段,给外贸企业与物流从业者带来深刻影响。
责任边界:从“模糊地带”到“钢性划分”
新规彻底打破此前船公司与托运人之间的责任灰色地带,构建起如同法律条文般明确的权责框架。根据修订后的条例及IMDG规则要求,托运人需全面承担货物分类准确性的核验责任,昔日依赖船公司辅助审核的模式已成历史。
货物属性鉴别成为托运人不可推卸的义务,需主动委托CMA认证实验室等权威机构出具鉴定报告,如锂电池货物必须完成UN38.3测试并获取认证。这种责任转移并非简单的流程调整,而是对航运安全链条的重新加固,如同为货物运输加装了第一道“责任锁”,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将直接追溯至源头主体。
文件规范:三重红线构筑合规防线
文件体系的规范化是此次规则更新的核心抓手,三大雷区被清晰标注,成为托运人必须规避的风险节点。成分申报的真实性被置于首位,任何“文字游戏”式的表述都将触发海关查验,未如实标注的化学品可能面临整批扣押。
包装认证的时效性同样不容忽视,2024版UN箱体标识未及时更新的货物,在鹿特丹等国际枢纽港口已出现拒收案例。应急预案的完整性更被纳入强制要求,缺失泄漏处理等关键步骤的货物,不仅无法通关,还可能面临高额行政处罚。提前14天备齐相关证件成为行业共识,临阵补报的代价已攀升至每票2000元的成本门槛。

平台监管:航运交易纳入规范化轨道
此次条例修改的一大亮点,是将国际航运交易平台服务纳入辅助性经营活动范畴,确立了全链条监管的新格局。平台经营者需向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送名称、注册地、交易规则等核心信息,未按规定补报者将面临2万至10万元罚款,情节严重者将被责令停止业务。
这一调整如同为航运交易安装了“监管仪表盘”,通过数据报送与规则备案,让每一笔交易都处于合规视野之内。监管部门依托信用管理体系,将平台及经营者信用记录纳入全国共享平台,形成“违规必受惩、失信难经营”的约束机制。
2025年国际海运货物规则的更新,实质上是对航运安全与市场秩序的双重重塑,要求从业者以更专业的能力、更严谨的态度应对变革。琴路捷(Cello Square)作为专业的数字化物流平台,依托覆盖36个国家的55家分公司与356个站点,将新规要求融入服务全流程。其提供的实时监控、文件管理等数字化功能,为货物分类核验、证件备齐等合规需求提供技术支撑,助力企业在新规则下实现货物畅达全球。
内容参考:
2025海运新规解读:马士基MSDS审核流程调整,货主自检责任全面升级
国务院关于修改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》的决定(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817号)
马士基新规出炉:MSDS审核及危险品鉴别责任转至托运人-雨果网
*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不具有任何价值引导或暗示,具体业务请以实际情况为准。